日前,武汉一男子因为排便太用劲突然引发心脏病差点丧命的消息在微博上广为流传,不少网友惊呼:“上个厕所原来也有生命危险!”事实上,类似的事情并不鲜见,广州很多大医院的急诊科几乎每年都会收治因为排便困难而诱发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的病人。而在中国,慢性便秘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达到了3%~17.6%。
日前,在新版中国慢性便秘治疗指南即将出台之际,一场题为“重塑肠功能,便秘需就医”的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陈旻湖教授指出,便秘其实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大部分慢性便秘与胃肠动力障碍有关,可通过药物治疗得到有效缓解。
现状:逾7000万女性受便秘困扰
研究表明,中国慢性便秘患者占普通人群的3%~17.6%,女性慢性便秘患病率比男性高。据估算,中国约有超过7000万的女性饱受慢性便秘带来的困扰。对北京地区18~70岁成年人进行的一项随机、分层、分级调查表明,慢性便秘的发病率为6.07%,女性是男性的4倍以上,如果不尽早进行规范治疗,任其发展,严重便秘时甚至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来治疗。
误区:仅靠改变生活方式缓解便秘
对于许多便秘患者来说,他们从来不认为便秘是一种疾病,他们更愿意将便秘归咎于“热气、上火、蔬菜水果吃得少、水喝得不够”等原因。然而有些人一直非常积极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连肉都不吃,可便秘却依旧对他们不依不饶。
“我从40岁左右开始出现便秘,这些年来,各类媒体上提及的能缓解便秘的方法我都试过了,但都不奏效。”今年45岁的周女士对记者说,自己每天一早起床就会喝一大杯水,然后坐着按摩腹部,日常饮食中,蔬菜水果、粗粮占据了大半餐桌,从来不敢吃任何煎炸、上火的食物,但是,“每次上厕所还是像上刑场般痛苦。”
“那你为便秘的问题到医院看过病吗?”面对记者的问题,周女士显得一脸茫然,“便秘也要看?我从来没有看过。”而在周女士身边,还有不少“闺蜜”长年受便秘困扰,她们的方法是靠喝各种“常润茶”、“润肠茶”排便,但从来没因为便秘上过医院。
治疗:要解决胃肠动力障碍问题
对此,陈旻湖指出,由于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或者讳疾忌医的心态,许多慢性便秘患者缺乏求医的概念,靠改变生活方式或长期应用、滥用刺激性泻剂等来排便。
“就改变生活方式而言,多喝水、多摄入膳食纤维、养成定时排便习惯等方法确实对部分慢性便秘患者有效,但这些方法到底有没有用,从来没有做过临床试验,也就是从来没有用科学对照的方法来证实过。”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沙卫红主任说。因此,它们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便秘,“真的不好说。”
“至于靠吃刺激性泻剂、中药或保健品来排便则更不可取,这样做其实容易出现泻剂依赖或结肠黑变病。”陈旻湖指出,临床上常见的便秘主要是功能性便秘和继发性便秘。其中功能性便秘大部分与胃肠动力障碍有关,因此恢复胃肠动力是治疗慢性便秘的关键所在。沙卫红建议说:“对于那些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排干球样便,腹胀但缺少便意等症状的患者,应前往医院就诊,酌情选用促肠动力药进行2到4周的经验性治疗。”
至于继发性便秘,专家指出目前大多数病人与盆底功能障碍有关,“简单地说,是他们已经有便意,但却因为盆底功能障碍导致的肌肉问题使得大便无法顺利排出。”这类病人有时需要手术治疗才能解决问题。
- 上一篇:打呼噜是睡得香吗?
- 下一篇:预防流行性感冒的3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