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现在高压生活中头号致残凶手,患者除了会发生情绪低落、自卑等情绪之外,还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木僵的情况,因此抑郁症被称为“无形的凶手”。虽然说此病大部分是因为生理因素主导,但是很多人只有发病后才重视起来,这样不但治愈难度加倍,而且花费也大大增加,因此需要尽早认识,而以下四个抑郁症信号,非常容易被忽视,希望大家重视起来。
抑郁症出现的4个信号
健忘犹豫
别以为抑郁症症状只有心情不好、焦虑绝望,在抑郁发作期间,也有患者会表现出注意力集中困难、健忘、犹豫不决等症状。目前公众对抑郁症的认知普遍停留在情绪症状层面,比如出现持续显著的情绪低落、悲伤,入睡困难、失眠或不明原因体重减轻等情绪和躯体症状时,人们可能会联想到抑郁症,但对于健忘、犹豫不决这样的认知问题,人们不会觉得这是一种病,更不会刻意去治疗,但这也是抑郁症的表现之一,直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比平时更容易出错。
消化道心脏不舒服
一些抑郁症患者可能比较内向,平时不轻易流露感情,抑郁的情绪表现不明显,常常出现躯体化障碍,比如食欲减退、不想吃饭、便秘等,或是常感到心悸、胸闷等症状,上医院检查又没有异常,但患者常常会纠缠在躯体症状上,越没病越觉得这儿疼那儿疼,天天奔波在医院的各个科室,殊不知这正是抑郁症在作怪。
赖床不起超两周
总是赖床,醒了觉得全身乏力,没兴趣干事,没有起床的动力,这种情况要是持续个十天半个月的,要查抑郁症了。因为影响睡眠的是褪黑素,体内褪黑素值最高时是晚上9~10点,但抑郁症患者的日夜周期发生改变,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这在睡眠理论中称为睡眠时相延迟。
临床上看,抑郁症患者偏头痛的患病率是非抑郁症患者的3倍。由于抑郁症易与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伴发,常导致临床上存在严重的漏诊现象。偏头痛伴发抑郁焦虑患者只进行止痛治疗,对抑郁焦虑无益,且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程度加重。尽早准确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来说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有利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功能康复、预防非正常死亡,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负担。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1、接受抑郁症,及时接受正规的治疗
国内研究显示,有92%的抑郁症不寻求治疗,全国地市级以上非专科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还不到20%。不少患者内心认为一旦被诊断为抑郁症就像被戴上了精神疾病的帽子,因此抗拒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诊治,其实抑郁症就像心理感冒,不应为患了一场感冒而感到羞耻;也有患者认为自己的很多抑郁症状,比如一些悲观消极的想法仅仅是思想观念的问题,身体的乏力、精力减退等也是生活习惯不健康的原因,希望通过自己调节来纠正抑郁症,但其实这些抑郁症的症状就像患了肺炎,会难以克制的发热、乏力、咳嗽、咳痰一样,是自己难以控制的,也像肺炎并不是仅通过好好休息、多喝开水就能治疗,而是需要及时接受抗感染治疗一样,抑郁症需要及时接受抗抑郁治疗,否则可能酿成不良后果。
2、消除顾虑,接受抗抑郁剂治疗
很多患者对抗抑郁剂治疗有很多顾虑。常见的顾虑之一为担心药物副反应。不少患者喜欢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者在网上查阅各种相关内容,但由于一知半解会觉得说明书上写的所有副反应,甚至包括一些罕见反应都有可能一一发生在自己身上。其实很多常见副反应比如胃肠道反应、头痛副反应仅是在治疗初期会有,一般坚持服用几天后会慢慢适应,到了药物开始发挥抗抑郁作用时,各种副反应会减轻消失。而且服用某种药物有一些副反应,并不代表服用另一种药物也会有副反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患者抑郁症状本身就以躯体各种不适为主,服药初期会对原有躯体不适更加敏感,并不一定就是药物副反应;另一个常见顾虑担心服用抗抑郁剂后会成瘾。其实抗抑郁剂是没有成瘾性的,一些患者减药停药后出现一些不适,首先是因为治疗本身不充分,减药停药后出现了症状的复燃或者复发;或者减药停药方法不正确,如一下子剂量减少太多、停药太快,产生了撤药反应。因此减药停药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还有部分患者及家属会理想化的寻找某种完美的治疗:没有任何副反应、一吃就见效、治疗后保证不再复发,在这种期待下很容易受骗上当。
3、遵医嘱维持治疗,定期随访的重要性
临床上很多患者治疗一两个月后便自行停药了,或者症状减轻后便自行减少药物剂量,这样很容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最后变成慢性或者难治性的抑郁症;还有部分患者治疗2周或者一个月后症状减轻,便偷懒不再去门诊随访,自行购药,其实抑郁症治疗的目标不是症状的减轻而是临床治愈,定期随访可以便于医生判断,及时调整治疗。另外临床还会出现有些患者服用抗抑郁剂后出现躁狂或者轻躁狂的表现,但往往这时患者本人会感觉状态很好,无法觉察出自己的变化,只有定期随访才有助于医生的观察和判断,一旦发现患者转躁,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4、建立治疗联盟,共同抗击抑郁症
抑郁症的成功治疗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家属、亲友对患者的支持鼓励,对治疗的正确认识,及时与医生的沟通,会使治疗更加有效。因为门诊时间毕竟有限,而且在与医生交流时患者可能会选择性的展现自己的某些方面,而家属亲友提供一些对患者观察认识的补充资料,会使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疗情况,做出更加正确的判断。
- 上一篇:生姜这样吃可以去除湿气 生姜的4种吃法
- 下一篇:预防痔疮的3个常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