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小儿身常康,腹中常有三分饥,身上常有三分寒。”这是千百年来证明行之有效的民间育儿谚语。现代社会中,却有许多人违背了这个道理。有很多肥胖儿童,都是吃得太多太饱所造成的。同样的不良后果,也在成年人身上发生。摄入的热量大于支出,是造成肥胖、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体在饥饿状态下,脑垂体会减少死亡激素的分泌,并促进机体脂肪分解,转化成糖原、能量,以维持大脑等重要器官生理活动的需要。保持适度的饥饿状态,能够减轻胃肠道负担,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增加人的活力。相反,经常吃得过多过饱,就会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减少大脑的血液供应,人会变得容易缺少生机与活力。远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医学家就提出一个人为了维持健康务必要控制饮食。“食饮有节”是人能“尽终其天年”的重要条件。并指出了食之过饱的危害:“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为澼痔。”(引自《黄帝内经素问》)吃得过多过饱,会使人的筋脉受到损害,造成行动不便,或发生痔疮、大肠病变等毛病。
吃得过多,容易引起肥胖,而肥胖者不但容易发生慢性疾病,还会发生大脑提前衰老,以致记忆力、判断力、注意力、联想力等水平全面下降。因此,为了你的健康长寿,有必要适度饥饿,节制饮食。
- 上一篇:哪些情况不宜戴隐形眼镜
- 下一篇:13种含催情作用的常见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