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高考时间是 6 月 7 日至 8 日,部分地区会持续到9号或10号。高考作为人生中的重要关卡,承载着无数学子的梦想与期望。面对这场大考,不少同学会在考前陷入焦虑,甚至被失眠困扰。别着急,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些事儿,帮大家平稳度过这段关键时期。
2025 年高考时间敲定
教育部明确规定,2025 年高考全国统考于 6 月 7 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 月 7 日 9:00 至 11:30 考语文,15:00 至 17:00 考数学;6 月 8 日 9:00 至 11:30 考文科综合 / 理科综合,15:00 至 17:00 考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一般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不过,不同省份在具体考试安排上可能会有一些小差别,同学们和家长们一定要密切关注当地教育部门的官方通知,把考试时间和科目牢牢记住,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可别因为疏忽耽误了考试。
考前焦虑很常见,积极应对是关键
考前焦虑在考生中十分普遍,其实这恰恰说明你对高考的重视。从心理学的耶克斯 - 多德森定律来看,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适当的心理压力反而有助于取得较好的成绩,生理唤起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完成任务。所以,考前有点焦虑不可怕,重要的是得把心理压力调节到合适的水平。这里有几个心理学小技巧,或许能帮你缓解焦虑。
焦虑重估,转变心态
考前的焦虑生理状态和兴奋其实很相似,我们不妨试着把它解读成:我很在意,很兴奋,很期待这次考试。哈佛大学商学院心理学家艾莉森・伍德・布鲁克斯的研究发现,仅仅把焦虑贴上兴奋的标签,就能显著影响信心水平和表现。在实验中,当受试者把焦虑情绪定义为激动、兴奋时,在公共演讲、唱歌、做数学题等让人紧张的事情上,表现都出色很多。所以,当你感觉焦虑时,不妨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我这是太期待高考了,马上就能检验自己这么久的努力成果啦!
腹式呼吸,放松身心
焦虑会激活交感神经,让我们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而腹式呼吸有助于唤醒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相互拮抗,促进生理平衡。具体做法是:找个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慢慢地用鼻子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感觉腹部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然后用嘴巴慢慢呼气,感受腹部逐渐收缩。如果练习腹式呼吸有困难,也可以尝试肌肉放松练习,比如从头到脚依次紧绷和放松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帮助身体放松下来。
转移注意力,正向引导
潜意识往往分不清 “要” 和 “不要” 的区别,比如当我们对自己说 “不要紧张”,潜意识听到的可能恰恰是 “要紧张”。所以,我们要利用潜意识的这个规则,多给自己正面的指令,比如告诉自己 “放轻松”“平常心” 等。同时,把注意力从对考试结果的担忧上转移开,专注于当下能做的事情,像复习知识点、准备考试用品等。
拥抱自己,自我鼓励
双手交叉,给自己一个温暖的拥抱,持续 10 到 30 秒。拥抱可以促进催产素的分泌,降低压力水平。在拥抱的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说一些鼓励的话,比如 “不管怎么样,我看到你这段时间的投入了”“把自己会做的答对就好了”,给自己加油打气,增强信心。
战胜考前失眠,拥有好状态
很多同学一到考试前,就担心晚上睡不好影响第二天考试。其实,只要掌握一些方法,就能有效缓解考前失眠。
遵循作息,顺其自然
最好的方式是依照平时的生理时钟作息。到了平时睡觉的时间,身体会自然产生困意,也更容易入睡。如果刻意提前睡觉,大脑可能还没做好休息的准备,反而会睡不着,徒增焦虑。所以,保持日常的作息节奏,别轻易打破身体的生物钟。
营造环境,助力睡眠
睡前把卧室环境光线适当调暗,温度调节到舒适的范围,营造一个温馨、安静、适合睡眠的环境。避免在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因为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刺激大脑皮层,让人更加兴奋,不利于入睡。
饮食得当,避免刺激
临近就寝时避免吸烟、饮酒及饮食过饱。下午或晚间尽量避免饮用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睡前也不宜大量饮水,减少起夜次数。可以在睡前喝一杯温热的牛奶,牛奶中含有的色氨酸有助于促进睡眠。
放松身心,冥想助眠
睡前可以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活动,比如冥想、瑜伽、泡脚、听轻柔的音乐等。冥想时,找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排除杂念,让身心得到深度放松。
正确看待,无需恐慌
要是用尽办法还是睡不着,也别太过担心。其实,人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身体会自动调整状态,让你在考试时集中注意力。偶尔一晚上没睡好,对考试发挥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保持平和的心态,相信自己多年的学习积累,一定能在考场上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高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也是心态的比拼。了解了 2025 年高考时间,掌握了缓解考前焦虑和失眠的方法,同学们就可以更从容地迎接挑战啦。希望大家都能在高考中轻装上阵,考出理想成绩,迈向人生新的征程!